收藏本站|常见问答|联系塑伯|网站地图

您好!欢迎访问塑伯公司TPE,TPR官方网站!
TPE,TPR,广东塑伯新材料有限公司

塑伯官方微博 :塑伯官方微博

咨询热线13829234372/13922538943

热门搜索关键字:

tpv是什么材料,热塑性橡胶,sbs橡胶
当前位置:首页 » 塑伯公司资讯中心 » 塑胶知识 » TPE材料中的抗静电剂应用与特性解析

TPE材料中的抗静电剂应用与特性解析

文章出处:责任编辑:人气:-发表时间:2025-03-27 14:44【

TPE材料中的抗静电剂应用与特性解析

抗静电剂,其英文名称为Antistatic agent,简称ASA,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中的添加剂。根据化学性质的不同,抗静电剂可以分为阳离子型、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三种。这些抗静电剂都具有表面活性剂的特征,其分子结构中同时包含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。

极性基团,如羧酸、磺酸、硫酸、磷酸的阴离子,胺盐、季铵盐的阳离子,以及-OH、-O-等基团,是抗静电剂与高分子材料表面形成化学键的关键。而非极性基团,如烷基、烷芳基等,则使抗静电剂能够均匀地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内部,从而发挥抗静电作用。

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,抗静电剂又可以分为外涂型和内混型两种。外涂型抗静电剂主要用于高分子材料表面的处理,经过室温或热空气干燥后形成抗静电涂层。这种抗静电剂多为阳离子型,虽然适用于多种聚合物,但其效力只是暂时的,容易因溶剂接触或摩擦而失效。

相比之下,内混型抗静电剂则是在高分子材料的加工过程中添加到树脂内部。通常,将树脂和添加其质量的0.3%~3.0%的抗静电剂先机械混合后再加工成型。这种抗静电剂以非离子型和高分子永久型为主,也可以添加阴、阳离子型。内混型抗静电剂能够赋予高分子材料表面一定的润滑性,降低摩擦系数,从而抑制和减少静电荷的产生。

在TPE(热塑性弹性体)材料中,抗静电剂的应用尤为广泛。通过在TPE原料共混中加入0.5%~2%的非离子型抗静电剂,可以制成具有抗静电性能的TPE材料。这种材料在制作成产品后,抗静电剂会迁移到制品表面,吸收空气中的水分,使制品表面电阻达到108~1010欧姆,从而达到抗静电效果。

然而,抗静电剂的迁移过程是有限的,通常能维持3到6个月左右。因此,TPE抗静电材料的抗静电效果时效性一般在半年左右。虽然可以通过提高抗静电剂的用量来延长时效性,但这会导致制品表面产生吐霜(发白)现象,影响产品的外观和性能。

此外,抗静电剂在当前热塑性弹性体TPE行业中还可以作为滑剂和脱模剂使用。建议添加量为0.02%~0.1%,这有助于改善TPE材料的加工性能和脱模性能。

综上所述,抗静电剂在TPE材料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要的价值。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抗静电剂,可以显著提高TPE材料的抗静电性能,满足不同领域对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性能的需求。


0

相关资讯